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智能与系统研究所

Institute ofIntelligence and Systematic

2022届本科毕业展

未来社区+

Future Community +

智能与系统研究所2022届毕业创作主题“未来社区+”是以良渚校区为中心构建智慧居学社区的,回应国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号召的选题。智能制造、智慧管理、数字孪生、智能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是面向未来的工程建设领域,其中涉及最广泛、最前沿的智能材料制造领域、通过传感器打造的数字孪生社区以及通过智能制造介入社区全生活链服务,打造新型养老社区、青年社区等全新生活场景和生活服务的构想。

毕业作品展示

Graduation Works Display

数字信息工作室

Digital Information Studio

1/28

相变

| 作品简介

亚里士多德说:“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优先于个体存在的。” 在复杂学与涌现现象中,简单个体做出的简单行为的交叉与叠加,构成了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类社会的运行亦是如此,我们希望通过群体智能来进行一场特定条件下的经济数据模拟实验。具有群体智能的自组织生物尽管没有大脑,但它们却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最优生存路径。具备这种生物智能的黏菌成为我们的实验对象与表现载体,通过其探索最短路径的特性,构建基于地理信息的实验。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利用黏菌算法呈现群体智能以及涌现现象,探讨未来社区中经济发展的运行规律,展示出超个体生物的群体决策与人类的个体决策的差异性。

| 项目成员:吴岑涯、郑毅恒、易飞瞳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空间、装置

| 技术: 单片机应用/金属加工/参数化建模

2/28

隐导

| 作品简介

随着城市发展,灯光的充份利用,光污染不断加剧,让动物们无法区分昼夜,昆虫迷失在灯火通明的不夜城中,受困于一盏盏灯火之下。而原本在夜晚需要昆虫授粉的植被作物也会大幅度减产,从而对环境及社会产生影响。基于解救昆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本作品尝试将电子信息技术、光学偏振技术及物理机械结构结合,改变飞蛾视野中光路,引导它们改变飞行方向,到达进食与授粉地。因为人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偏振的变化,飞行路径数据的可视化是我们验证和改进装置系统的依据,因此作品中用智能的灯光与飞蛾产生交互,帮助其逃离光的漩涡,并运用数字信息提取技术实时捕捉飞蛾路径,并最终呈现整个过程及构成的飞行路线效果。

| 项目成员:陶亮洁、杨燕彩、舒通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空间、装置

| 技术: 实时参数可视化/物理机械/智能交互

3/28

碳域

| 作品简介

作品结合碳中和的全球语境和对校园环境的本土关怀,以校园碳足迹作为切入点,从外卖点餐、网络购物、流媒体播放等互联网操作行为入手获取基于良渚校区的大学生碳排放数据,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数字行为背后被人们所忽视的碳排放活动。作品使用全息投影、手势识别等技术丰富虚拟场景和交互体验,以此来强化一种感知,即数字行为对物质世界造成的影响之间的联系。作品通过数字沙盘展示以良渚校区为样本的未来社区碳排放路径,观众通过交互游戏消除碳排放,以期强调个人网络生活的碳行为与生活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本作品我们探讨全球碳中和语境下数字与物质、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项目成员:陈泽、俞懿江、徐亦凡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交互装置

| 技术: 数字沙盘/手势识别/Unity

4/28

未来遗迹

| 作品简介

现存遗迹多数由自然及人工筛选而留存于真实世界中,而如今数字技术及网络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活动痕迹存储于数字世界中。当人类痕迹具有了数字形态,未来的“遗迹”将如何由人们主动对其进行筛选而保留?本作品围绕人群活动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与艺术化表达,借助数字孪生技术、装置艺术表达方法和混合现实交互手段,探讨构建从未来视角观察时空与人群关系的方法,从而引发人们对虚拟世界中行为数据的思考。作品创作过程中采集了学校特定现实空间内人群活动的数据,利用数字转译方式结合数据完成数字孪生系统搭建,实现”未来遗迹”的概念创想,通过艺术化数字孪生沙盘的创新尝试,为人们主动筛选未来的“遗迹”创造实验空间。

| 项目成员:刘畅、章吉雅、周宇琦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交互、装置

| 技术: 数字沙盘/参数化建模

5/28

耕云

| 作品简介

作品“耕云”之名取自“耕云种月”,其中既包含了对一种闲适散淡、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情趣的追忆。也指作品主题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作品叙事扎根于中国大地农业发展的历史土壤,着眼于农作物种植与农业现代化,展开对未来太空农业与星球农场的畅想。“耕云”交互装置,是以数字孪生技术为基底的农业空间技术展示设计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浙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实际情况,联系“十四五”发展计划中对于“智慧文旅”的发展要求与期许;建立以“未来社区”为基础应用环境,以农业科普目的,进行包含趣味交互与科学普及的农业科普展示设计。作品以空间装置为展示结构,结合AR体验、交互游戏、虚拟影像等表现媒介以微缩博物馆的视角表现农业文化切片。

| 项目成员:陈许源、李嘉钰、左学美莲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交互、装置

| 技术: 数字沙盘/AR增强现实/游戏/Mapping投影

6/28

声域

| 作品简介

作品以声音对植物的影响为基础,以微观视角下细胞的运作机制为对象,通过音频交互、图像生成、空间装置等手法来营造沉浸式的感知体验。作品中的声场、影像、空间都旨在表达对自然之力的崇拜,我们期望通过数字艺术的创作手法来表达和传递这种神圣感和仪式感。前期基于资料搜索制定实验计划,并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与文献资料的整理建立算法模型,将声音对植物细胞的影响转化为可感的数据对象,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模型,通过动态图形演绎对其进行调整。以影音交互感知为核心设计装置与构建沉浸式的空间。将观众引入一场融合视觉、光影、空间和行为设计的“仪式”中。以新的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唤起我们对植物与城市、人文与环境、技术与自然的思考。

|项目成员:王青松、邓祎蕾、余胤羲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空间、装置

| 技术: 智能硬件/音画交互

7/28

进行时

| 作品简介

选题意在通过数字孪生的技术思维,探讨良渚校区环境背景下未来社区中人、植物、自然之间的关系。作品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景观结构,通过对人类在自然中的演化进程,讨论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并将这种关系的融入到创作中去表达。“进行时”指代我们限定条件下所处地区业态的现存状态,区域内因人类发展活动而移植进来的植物需要与新环境进行“磨合”。受到博尔赫斯《环形废墟》文本的启发,尝试以沉浸式剧场和交互装置相结合的手法展开创作实践,展开跨媒介叙事的表达实验。该项目通过交互装置来表达植物与人的彼此包容又矛盾共存的状态,以微观的剧场体验将“生物协同进化论”以及对生命的思考传递给观众。

| 项目成员:王君涵、沈键雄 、于艾文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空间、装置

| 技术: 多媒介交互设计/投影/沉浸式剧场设计

8/28

时·律

| 作品简介

在加速社会语境下,人类/非人类对象的节律都开始被动地畸形化。我们试图将这一隐形的节律现象变得可观可感,透过具体化和地域化的数据映射,探索身体景观节奏的更迭。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经历过快慢节律更迭的地域对象、饱含中国人文情怀的交通官道,见证了历史上来来往往的时间,成为在节律维度上一个相对静止的特殊点、过渡点、原点。列斐伏尔在《韵律分析元素》一书中写道:“在任何地方、时间和能量消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地方,都有节奏。”因此我们捕捉运河不同区域的大量景观生产数据,去建立在场的数据装置与媒体影像,创造出一种互动性的数字孪生体验,让观众去感受在时间空间的相遇往来中,我们的生活节律感知是如何被塑造的,去思考人的身体又将如何与景观相连。

| 项目成员:吴润曦、刘靖萱、潘皇甫钰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交互、装置

| 技术: 动作捕捉/图像深度学习/软体机器人

材料创成工作室

Material-based Generation Studio

9/28

社区滑托邦

| 作品简介

选题意在重新定义未来社区中人们的出行方式。据调研,滑板车、平衡车等微出行交通工具在未来将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出行的选择。为实现微出行的安全、高效和娱乐性,该项目提出融合多功能节点空间的“第三跑道”社区交通空间设计方案。设计过程借助动态人群路径模拟分析、Isovist视域分析等技术方法辅助社区交通空间形态的生成与优化,并以可回收塑料瓶盖作为社区交通空间的铺面材料,开发出一套完整的模块化系统,解决铺面模块在直道、转弯及上下坡的拼接问题。方案整体色彩设计应用色彩心理学中的静态色与动态色特征,形成交通空间的基本导视系统。该项目在解决社区流动性问题的同时,也通过多功能活动空间与色彩设计为社区增添了趣味性,展示了未来社区新型交通方式的美好愿景。

| 项目成员:方少东、汪扬帆、徐子怡

| 指导教师:苏雅婷/俞佳迪/黄建桦

| 类型:材料创成+空间模件

| 技术: 生成式设计/ 群体智能 / Isovist视域分析

10/28

栖昔岛

| 作品简介

该项目应对新建住宅小区同质化现象严重,归属感缺失这一问题,提出了以地域文化和原社区文化精神为依托的公共空间设计方案,旨在未来社区中引入文化语境,通过在社区中心区域营造纪念性公共空间来完成社区集体记忆的复愈。作者通过对社区在地文化和集体记忆的调查研究归纳出社区的精神性,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空间形式语言,结合人群空间体验,评估、优化空间形态设计。此外,该项目将植物纤维半透明玻璃面板和由石块纹理翻模的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材料实虚结合所营造出来的空间氛围及所传达的精神感受,创造一种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构筑物的交互形式。其在凝聚人们生态、生产、生活记忆的同时,又提供了一处新的记忆生成之所。

| 项目成员:梅淞涵、王之望

| 指导教师:苏雅婷/俞佳迪/黄建

| 类型:材料创成+空间设计

| 技术: RealityCapture点云处理/Nudibranch排布辅助立面生成/V-Ray实时互动渲染

11/28

集水薄壳空间

| 作品简介

该项目围绕雨水收集与再利用这一议题,旨在设计一个兼具雨水收集功能及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薄壳结构,打造人、植物、雨水三者共存的小生态圈。区别于海绵城市的庞大系统,该项目不受地下管道位置的影响,具有独立引水、蓄水的功能。创作者利用Rhino Vault等软件结合雨水径流模拟技术,生成集水薄壳结构。为使结构体更贴合环境的需求,项目还结合了植被分布、日照分析等技术确认蓄水池位置、优化生成结构的形态。泡沫结构混凝土作为薄壳空间的主要建筑材料,也需辅助完成对雨水的收集与过滤。设计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预制件的不断优化,使结构体受力更加均衡,壳体更加轻薄。该项目希望在收集、利用雨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晴雨天都可使用的公共活动场所。

| 项目成员:单健诚、张谭盛

| 指导教师:苏雅婷/俞佳迪/黄建桦

| 类型:材料创成+空间模件

| 技术: Rhino Vault / Ladybug日照分析 / K-means Clustering算法

12/28

会呼吸的阳台

| 作品简介

针对城市集合住宅大规模安装保笼阳台的现象,该项目提出设计一种“会呼吸的”新型阳台防护装置,以打破现有保笼阳台带给人不美观、如牢笼般充满窒息感的刻板印象。项目以杭州市市区凤起桥河下小区5号居民楼的保笼阳台改造为例,阐释“会呼吸”的阳台的具体设计过程。5号居民楼所处的市中心地段人口和建筑群密集,离绿地和水体较远,因而热岛效应较强,主要体现在空气流通差、高温天气频发两个方面。基于这一现象,创作者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设计出能随周边环境有机变化、疏导周边气流、遮挡太阳直射光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阳台装置,以此扩大此阳台“保笼革命”的影响力,构建“会呼吸的”、健康绿色的居家生活环境。

| 项目成员:徐艺瑛、刘邵龙、黄欣欣

| 指导教师:苏雅婷/俞佳迪/黄建桦

| 类型:材料创成+空间装置

| 技术: Ladybug / Butterfly环境分析 / 进化式多目标优化算法

13/28

当我老了

| 作品简介

在调查老年人的时候,我们发现老年人群是社区空间的要使用对象之一。在社会老龄化的当下,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包含对于公共空间大小、公共空间环境、公共空间内设施的需求等。当我们也处于老年状态,我们对公共空间的要求又是如何?我们以未来社区为主题,以水和空间两种元素为主体,对社区中的公共空间和循环装置进行了探索与创想。空间上借鉴“道路分层及人车分流”的理念,引入环保需求的绿色环境,达到人在林中走、车在人下行的空间效果,也将空间划分区域,分隔动与静的根本需求。装置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未来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与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设想了能源的未来式收集与应用。

| 项目成员:李苏悦、汪星雨、陈小静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Ziv Ze’ev Cohen

| 类型:空间、装置

| 技术: 单片机应用/金属加工/参数化建模

“14/28

毗邻为居

| 作品简介

毗邻是指边界接壤的意思,多指陆地农田相接。“毗”本义是脐带,后本义引申为连接,而毗的部首“田”象征种植,“比”象征社交。本设计旨在通过种植的途径,结合现代物联网、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促进社区毗连居民的流动社交,营造社区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在改善社区邻里关系的同时,为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社会土壤。设计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基于现实家庭种植生成虚拟植物参数,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在虚拟种植场景中进行意象拼合,将小型的种植模块在虚拟种植环境中拼合为大型的场景,达到远程社交的目的。现代物联网技术和传统种植文化的结合是本设计的创新意义所在。

| 项目成员:张书宁、杨楚凝、童然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

| 类型:智能种植装置

| 技术: 数据融合/Radis协议物联网/UI界面设计

15/28

| 作品简介

传统糕点承载着一方水土人情,是不可遗失的文化瑰宝,与此同时正好可以借助传统糕点搭建起不同人群之间沟通的桥梁。毕业创作《飨》旨在通过建立以传统糕点为核心的多感官交互场景来吸引居民参与互动体验。传统糕点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内涵“精、美、情、礼”的一大代表食物,不仅在味觉上无可挑剔,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巧妙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机会。该项目寻找与传统糕点相关的老物件,加入用户与物件的互动,提取相关元素后使用AR动效及智能硬件等相关技术再设计,希望观者在与装置互动的同时能引起其情感共鸣,增强观者的体验感和代入感,并通过文化内涵与行为交互能够互相交流,营造有活力的、烟火气的社区氛围,形成和谐美好的社区文化。

| 项目成员:黄瀚莹、曾海岭、杨逸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

| 类型:智能产品/社区文化服务设计

| 技术: 混合现实/智能硬件/processing/机械臂

16/28

数质悦生——艺术碳循环

| 作品简介

将“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概念引入,现行政策与未来社区的主题思考下,细化到良渚校区的具体实验设计中:通过在良渚校区中尝试和实验新型的循环利用模式,探索如何促进碳排放量的减少,以此加速碳中和的实现。将立足点放在学生作品材料的丢弃上,发现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个人发展角度来说,都是片刻的丢弃带来长久的损失。作为创新性表达并被注视着未来发展方向的艺术类院校学生而言,应积极探索多样可能性,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使艺术作品本身不再成为一种固化思维,与时俱进。从撤展之后“被消失”的作品入手所开展的艺术碳循环:一个以艺术高校为试验场的环保系列项目,是一场人、创作、材料之间的低碳对话。

| 项目成员:王浩嘉、马欣妍、王萍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慧服务平台、智能产品

| 技术: 物联网/无人仓库

17/28

| 作品简介

毕业创作《耍》提出了未来社区游戏社交的新理念,以元宇宙时代的发展和疫情下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为创作背景。由于家庭中各辈的生活环境和性格各不相同,在生活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矛盾,因此我们思考如何通过游戏在未来社区中调动不同年龄层的人进行游戏互动和交流,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通过营造一个分隔两端的互动空间,玩家双方需通过抽拉手柄协同操控虚拟游戏中的陀螺躲避障碍物,后台捕捉游戏中陀螺的运动路线轨迹,数据分析双方默契值,除客观数据外两个玩家可分别调控主观感受值,合并组成专属两人的互动图像并打印输出。以这样的游戏形式使玩家双方直观地感受到与对方的联系,该项目模拟在未来虚拟现实交融的场域下,让游戏中的玩家在互动中不知不觉打破彼此的隔阂。

| 项目成员黎子逸、廖安琪、徐彤彤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慧服务平台、智能产品

| 技术: 物联网/无人仓库

18/28

雀蒙

| 作品简介

作品《雀·蒙》计划针对夜盲症患者人群,我们通过观察调研他们的活动出行状况,从帮助改善夜盲症患者夜间出行的角度出发,在现有资料和产品的基础上提取其技术机制,结合人文关怀的思维和操作模式在未来语境下对产品进行再创造,探索将辅助出行与人性关怀相结合的智能夜盲助行系统。我们通过对关怀夜盲症患者助行设计的探索,提升患者夜间出行过程的体验。除满足基本出行需求以外,我们更多关注于夜盲症患者多元化的心理需求,特别是物对人的陪伴与互动,帮助他们拓宽夜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我们通过关怀陪伴融入夜盲症患者的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活动体验。

| 项目成员:姜越、陈柳伊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能产品、夜盲症助行系统设计

| 技术: 互动装置、产品设计

19/28

益宠

| 作品简介

选题意在通过分析市面上已有的宠物义肢设计,研究如何让昂贵的宠物义肢定制服务变得唾手可得。我们就流浪动物基地残疾动物的断肢情况和残疾后的运动模式,为其设计适配假肢帮助它们进行活动。同时对个体差异进行调研,对已的假肢进行拆解并将其模块化,然后得出适应不同动物的假肢。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数字医学带来了新的突破。参数化设计与3D打印结合,以动物义肢为主题的设计,利用该技术制作的矫形器可以帮助残疾狗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并增强活动能力。通过3D打印在假肢制作中的广泛运用,结合独特的制作方式和所需材料,研究新型假肢的设计造型的发展方向并结合新材料,为数字医疗寻找新的拓展方向及驱动力。

| 项目成员:韩妤莹、方华颖、张胜宇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慧服务平台、智能产品

| 技术: 物联网/无人仓库

20/28

唐图集市

| 作品简介

集市起源于历史时期人们的聚集交易,也常与节日庆典、纪念活动相关,人们常常结伴出游参与集市。集市设施是集市构成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同的集市设施对未来社区的影响与作用也不同。近几年地摊经济的兴起,让现有集市的举办频率更高,集市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空间,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使得大众对于集市设施的体验感与质量要求更高。未来社区需要更加创新的集市设施,让集市这一活动形式在未来社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使用者减少经营成本,为所有参与集市的人带来更好的体验。《唐图集市》以集市的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式设计作为出发点,探索模块化集市设施的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 项目成员:谢睿琦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慧服务平台、智能产品

| 技术: 模块化设计

21/28

享印

| 作品简介

这是一款基于未来社区设计的共享打印机器人,该设计意在解决未来社区中的打印端问题,重新定义了人们在社区中是否需要亲自去打印店进行打印。该设计从便民利民的观点出发,从打印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入手,实际帮助未来社区的人们,在时间不允许、精力不充沛、行动不便,、出门困难的情况下完成打印。同时使用场景不只是局限于未来社区,还受益于未来世界的各个地区。该设计最终通过远程传唤功能和线上打印,解决了人们时间不充裕和行动受阻的问题。希望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可以关注未来社区的话题,从居民及社会人群的身边出发,从小事入手,以充足的未来设计资源迎接未来社区的到来,也为中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 项目成员:杨永钢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能打印机及社区智慧服务系统

| 技术: 远程控制/物联网/UI界面设计

22/28

游梦家


| 作品简介

如果未来婚姻和家庭有时限,我们会如何选择?毕业创作《游梦家》从自身视角出发——以Z世代作为主要研究人群,立足于当下所观察到的人群精神状态与爆点话题,结合Z世代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不断更迭的家庭观念,对未来婚姻和家庭生活方式进行思辨性猜想推演,从而描绘出2035年可能会出现的一种新型家庭结构——“契约家庭”。一纸合同定下的婚姻是否如同想象般美好梦幻?这会是对婚姻家庭圣洁性的污名化还是或许更适合未来的家庭结构?项目以标准家庭日常物再赋能所建构的互动装置与影像动画为表达媒介,完成一场梦境的叙事,旨在以此引发人们对个人身份、亲密关系以及作为构成社会基础细胞之家庭的思考与讨论。

| 项目成员:张韵、陈香玉、黄欣媛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Ziv Ze’ev Cohen

| 类型:思辨装置设计

| 技术:_arduino / 导轨 / 电机 / 磁吸

23/28

后核石棺——人造太阳

| 作品简介

装置围绕核裂变与核聚变的逻辑对弈,通过相关元素的提取,引导观众思考人类世的不确定性。作为一种超现实地球仪,承载海平面上升四百米后大陆的概念轮廓。后核石棺中,支撑主体择以混凝土表面,对切尔诺贝利核石棺表征,灯管所填充的高压气体呈现电流状,对应现今核电站依赖的核裂变。人造太阳中,支撑主体择以环状金属,对托卡马克核聚变技术表征,灯管内为核聚变天然产物氦气,特斯拉线圈所生成的无线高压电场可将惰性气体激活。

| 项目成员:池镕冰

| 指导教师:胡晓琛/Ziv Ze’ev Cohen

| 类型:装置

| 技术: 特斯拉线圈/电流发光管/氦气发光管

24/28

选择题

| 作品简介

在当下的生活中,我们毎个人对这些事物的处理方式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对未来时代的观念,温暖、冷漢、焦躁、抑郁这些态度就像一颗颗种子,它们将会在未来“绽放”,影响着未来。再普通的一个人他的选择也会对这个未来产生影响,每个人的选择、观念就像鲸落一样影响着他的生活圈。我们面对现实中错综复杂的事情时,行为选择也许没法以完全的对错来进行评判,但也会由此逐渐改变未来的时代观念,我们的所作所为像养分一样滋养未来,我们经历着未来,而未来又会反馈到我们的身上。观者通过互动进行游戏,最后游戏中诞生的结果在实体装置上通过投影的方式展现,通过这种方式方式让人们思考自己与未来的联系,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做好当下的自己。

| 项目成员宋瑜、王艺奇、邓文标

| 指导教师:胡晓琛/范育芳/Ziv Ze’ev Cohen

| 类型:思辨装置设计

| 技术:_arduino / leap手势识别 / 蓝牙控灯

25/28

时光宝柜

| 作品简介

智能家具早已进入城市大众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许多便利,然而面向儿童用户的部分尚有所不足。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成年人有所区别,收纳意识也不够完善,常常导致物品玩具散落一地,增加家长的家务工作量。因此,本课题基于儿童的行为逻辑,探索儿童收纳柜的设计方案,从而对儿童生活中的收纳行为进行训练。本设计对家具中常见的储物柜进行创新,结合视觉、听觉要素,加入语音提醒功能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交互环节。外形上从儿童需求出发,满足形态、色彩、趣味性的要求。柜子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儿童将其安装成喜欢的形状,长高后可以重新搭建不浪费。以儿童心理特征为切入点,更加精准有效,创造出一套精准切入家庭需求、同时兼顾审美需要的产品。

| 项目成员:俞越桐

| 指导教师:胡晓琛/陈钢雄/Ziv Ze’ev Cohen

| 类型:智能家具

| 技术: 单片机/RFID射频识别

26/28

安安和TA的朋友们

| 作品简介

在我国,由于心理健康关注度不足,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依然有较高发生率。同时专业学科细化的基础上,儿童认知心理学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它警醒我们,给予儿童充分的情绪关注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对其智力发展和人格形成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在专业理论指导下,我们设计了一套对儿童绘画作品拆解分析的路径:首先让孩子们对自身情绪进行绘画式表达,然后分解他们的作品,并将手稿转化成动画视频素材,构建动画影像叙事,依据场景创建交互模型,最终构成一个讲述关于情绪认知的故事动画。通过还原动画场景的实体互动装置和故事视频展示,我们希望能引发参观者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 项目成员李燕嘉 、李怡君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动画、装置

| 技术:单片机应用/动画/面部捕捉

27/28

数字造“颜”

| 作品简介

人们在越来越适应数字时代的技术对社交方式带来愈演愈烈改造的同时,似乎正逐渐丧失“察言观色”的才略,出现一种被称为“述情困难”或“述情障碍”的现象。在此时代背景下,难以借助语言表达来描述和区分所体验到的情绪感受,在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显著蔓延。本作品将为述情困难人群编绘表情包,以代替“我”在社交过程中表达话语。基于面向述情困难和受访人群表情包进行使用习惯的问卷与访谈研究,通过图像文本联合情感分类的相关技术支持和研究,创新性地运用心理剧剧本概念,结合RPG游戏形式,进行以情感表达与体验为内核的类游戏性沉浸式交互设计创作,完成了由虚拟AR沉浸式场景、交互反馈、捏脸游戏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完整作品。

| 项目成员吴怡、翟一凡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RPG游戏及互动表情包

| 技术:混合现实技术

28/28

Dopa

| 作品简介

科技进步带来便捷的同时催生了一系列问题,长时间久坐的生活方式的普遍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之一,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尤甚,长时间的久坐会对个人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有效活动量的长期缺乏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本作品意在设计出能够提升缺乏运动人群有效运动量的运动装置。调研中发现,美院大学生绝大多数的久坐行为受限于学业和个人主观意愿等因素导致无法避免,且无运动习惯的学生往往没有特地花时间锻炼自身的意愿,故作品以吸引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运动从而达到增加有效运动量的效果为目标。作品游戏性思维对运动装置进行思考与设计,以期让同学自发使用装置进行运动,最终实现的装置通过人体识别进行游戏交互,结合漫画形式的视觉风格与叙事,从而增强多元化体验。

| 项目成员王博浩、吴晓峰

| 指导教师:胡晓琛/顾文甲/陈天翼

| 类型:交互装置

| 技术: 人体识别/游戏编程

智能与系统研究所老师

END –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推送的文章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上海考研网 » 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